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沉绥财经,作者|张伟
一方面,阿里、拼多多、字节等大公司快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阿里去年对该公司的投资达到13亿港元。 11月底,阿里还在英国推出了新的海外平台。
拼多多携手Tume“切入”北美市场,Byte推出Shop增加更多价值。
另一方面,养猫创始人曾碧波则以一封5000字的致全球买家的公开信,体面地结束了这场打不赢的战争。 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更新频率不如往年。 米娅甚至于去年9月10日停止了米娅APP的服务。 易迅还报道称,计划取消马来西亚业务。
不久前,中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丰趣海淘甚至申请破产。 目前,风趣海淘创始人任晓宇已被限制高消费,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B2B思维难做B2C
我们先来看一个现成的风趣海涛的例子。
它诞生于2015年,当时是跨境电商的风口。 国家出台多项新政策保障跨境电商发展。 随着海关56号、57号的出台,政府首次认可跨境电商。 中国即将进入跨境电商爆发和快速衰退期。
为何至今享受红利期的风趣海涛却至今失败?
成功是有技巧的,失败也是有技巧的。 事实上,丰渠海涛的失败与中通脱不了干系。
中通没有电商基因。 其海外电商布局已超过六年,九败无胜。 2013年至2015年,一拖电商业务就遭受了16万元的巨额亏损,且电商业务至今不见好转。
由于丰渠海淘背靠中通,其货运和供应链自然是关注的焦点。 中通海淘放弃了轰动一时的买手制,选择完全自营,直接在海外进行统一采购。
从丰渠海淘的发展路径也可以看出,中通对于电商业务的布局,仍然过于执着于货运和供应链两大优势,而忽视了劣势。
丰渠海淘重点布局货运环节,构建了国内保税仓、港台离岸仓、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海外仓三级体系。美国。 此外,丰渠海淘还在保税备货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外直购、直邮。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这几年,资本蓬勃发展,很多炒家进入这个行业,将公司的GMV推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归根结底并没有改善用户体验、SKU品类及供应链销售。
一心只想盲目扩张的风渠海涛,只注意到了后两个问题。 从用户体验和平台存在感来看,风趣海淘堪称“放养”。
首先,风渠海涛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一直被用户诟病。 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检验报告被评为一家企业,就是知名的315打假企业,丰渠海淘“光荣”上榜。
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用户对丰趣海淘的投诉,称发货慢、售后服务差。
其中,2020年上半年,丰渠海淘在全省零售电商消费评级榜单中被评为谨慎评级。
大部分投诉中,不少用户表示自己订购的是假冒产品,而且有海外直邮,但都是从上海发货的。 由此可见,风趣海涛在平台运营上就像是外行。
中通本质上是B2B企业,而风趣海淘是B2C企业。 两家企业的思维逻辑不同。 圆通作为B2B业务,更注重销售团队的专业性,决策周期较长、金额较大。 B2C的丰趣海外淘宝考验运营能力,比如营销策划活动,B2C点的是规模效应、新增、留存、复活。
快递行业的本质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B端服务公司。 虽然C端有一定的市场,但电子商务本质上仍然是C端零售行业。 中通似乎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而最关键的原因是圆通卖不出去。
除了内部竞争激烈之外,网易考拉、天猫国际、边边、羊朵欧等当时都在快速发展,不断冲击跨境电商行业。 风趣海淘可替代性强,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体验更好的网购平台。
用做B端业务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法做C端业务,失败是大概率会出问题,但中通仍然没有吸取教训,所以一直在为此交杂费。 在跨境电商扩张的过程中,中通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却不知道自己的劣势是致命的。
不仅要有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
与此同时,各大厂商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在向海外城市和地区发起进攻。 淘宝、京东等各大厂商在试探性对外布局后,纷纷将枪口瞄准了海外。 资金、流量、供应链、物流等优势汇聚,形成碾压中小海外网购平台之势。
不过,在中小海外网购平台中,Shein的发展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在2020年8月的融资中,Shein的市值仅为150亿港元,而在去年4月的新一轮融资中,市值高达1000亿港元。
2008年成立的Shein,至今仍像个“隐形人”。 直到2015年才走上衰退的快车道。 其销量呈指数下降。 2016年达到10亿,2017年达到30亿,2018年达到80亿,2019年达到80亿,每年达到160亿。
与ZTO相比,Shein在产品策略上从刚性供应链转变为柔性供应链,对相对需求变化具有敏捷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快速调整,因此在库存管理上更加高效。 合理,才能有效优化成本结构。
例如,Shein在获客和流量效率方面与传统跨境电商平台有所不同。 在终端打动消费者,优先考虑留存和延长用户生命周期。
其中,Shein有互联网思维。 他先是借助and的流量吸引了大量粉丝,然后开始接力社交媒体营销。 他是跨境电商网红的早期参与者。
腾讯投资的企业也擅长借助社交媒体进行营销。 他们曾经依靠超溢价,在夜间进攻混乱的内部混乱,拓展了大量客户。
母公司Sea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电商板块产值为19亿港元,环比下降32.4%; 订单总数20亿,环比下降19.2%; 可见当时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次,与风趣海淘不同,母公司Sea是一家深耕泰国市场的互联网公司。 熟悉当地情况,可以减少后续拓展市场和发展重点时的试错成本。
虽然易迅因内忧外患,计划退出马来西亚市场,但此前易迅新加坡站的成绩还算不错。 2018年第四季度,印度旅游人次达到1.68亿人次。
同样主打货运的易迅国际在货运和服务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例如跨境电商微信公众号,易迅国际之前在马来西亚的业务就已经搭建了完善的仓储和货运。 配送服务覆盖七大岛屿,印度80%以上地区实现次日达。 其中易迅国际还与日本知名零售商尚泰集团合作,复制俄罗斯至新加坡的货运建设。
跨境电商大鳄大战,谁会更胜一筹?
国外电商已经饱和,各大厂商纷纷奔赴海外寻找电商新增长点,但出海团队中,谁能成为路线领头羊,谁能满载秘宝凯旋是你所关心的。
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主要以投资为主。 近15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投资动作,覆盖全球。 电商、美国电商、北美电商、、、等
但阿里巴巴早期主要投资北美,因为北美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激烈。 当时,越南电商正处于快速衰退期。 2016年后,阿里巴巴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南亚地区。
没有电商基因的腾讯也主攻越南市场。 在阿里巴巴竞购时,腾讯开始投资越南电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暂时位居越南跨境电商平台第一。
相比入局较早的腾讯、阿里,入局较晚的拼多多、字节跳动也迅速发力跨境电商。
字节跳动首先推出了Shop,随后于9月底推出了跨境独立站。 在此之前,字节已经经历过范诺和两次失败。 拼多多5月份上线的跨境电商平台Tume凭借高价策略和拼多多长期积累的经验,成为去年北美红五的黑马。
然而,掠夺者提速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环境难以接受和获客是两个关键难点。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背景。 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是关键。 易迅和阿里都曾遭受过这样的痛苦。
此前,阿里控股的泰国电商平台因不因地制宜而采用同样的文化管理,导致内部矛盾激烈。 例如,外国员工需要每周三天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近期活动跨境电商微信公众号,美国员工也被要求在工作时佩戴口罩。
此举遭到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国不满,认为侵犯隐私。 包括阿里试图将在中国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带到马来西亚,但最终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从中国派出的工人很难融入,很快就被调回中国。
更专注于越南的易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因为越南的生活节奏缓慢,而且当地没有加班文化,易迅在本土化上投入了很多心思。 据易迅国际向霞光通讯社透露,易迅国际在墨西哥和日本招募了大量员工,花了很多功夫让员工接受易迅的企业文化。
据悉,易迅专注于仓储、货运等硬件,并未抓住泰国市场的痛点。 比如印度市场的消费水平不高,易迅的自营模式就不一定适合。
与易迅国际重硬件、轻营销、困于“用户”的模式相比,何氏的模式更具泰国属性。 比如采用高度本地化的模式,在不同的市场独立运营应用程序,但在营销上花费大量资金来快速获取用户。
网站数据显示,10月份京东.ID网站总访问量为230万次,在新加坡在线电子商务和在线购物网站中排名第13位。 可见,易迅在新用户获取和留存方面较弱。
字节出海最大的优势是流量池,最大的问题也来自于此。 由于订购产品的整个流程只能在平台上完成,无法有效引流流量。 如果采用跳转第三方网站的形式,就会面临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Shein也因不环保而受到批评。 例如,美国的一些用户拒绝使用Shein,因为它不符合环保理念。
一般来说,缺点并不能掩盖优点。 这是企业出海做电商时仍然遇到的普遍问题。 关于本土化操作,一方面,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中国的打法。 在本地化运营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新市场受众的需求,优化打造产品。
另一方面,不同市场的需求对产品功能的需求程度也不同。 例如,越南对优质售后服务的要求不高,而北美市场则非常重视售后体验。
跨境电商的市场潜力依然无限。 目前正在开发的市场只是部分市场,其结构并不完全稳定。 一方面,阿里巴巴、字节等大公司仍在投资收购跨境电商各个环节对应的企业,另一方面Shein的规模也并非不可动摇。 对内有亚马逊、Wish等本土电商,对外有Tume、Shop等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