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们正在跨境电商领域重新下注

跨境百科10个月前发布 管理员
613 0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年,跨境电商突然火爆。 据狐猴新消费不完全统计,1-8月,已有10余家境外跨境电商创业公司获得融资。 8月份出现小爆发,有5家跨境电商平台获得融资,其中3家获得万元级融资。

除此之外,去年各大互联网巨头都按下快进键争夺海外市场。

9月初,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日本上线。 阿里巴巴方面,蒋凡负责“海外数字商务”板块,负责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大海外业务,以及多家面向海外市场的子公司; 易迅也很早就布局海外。 业务,并推出多个交易平台。 6月下旬,易迅旗下B2B平台“京东环球贸易”正式开业运营,主要运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 据悉,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早早入局。

本期海獭新消费将盘点国外主要互联网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现状。

阿里巴巴:最早布局但距离目标还远

阿里巴巴的海外扩张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 2014年上市时,全球化就被阿里巴巴列为未来10年的战略之一。 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的全球化从最初的投资演变为“亲自结束”控股。 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了面向全球市场的在线批发交易平台速卖通。 随后,其全资收购日本电商SaaS提供商,实现与速卖通的整合。

据潮流生活官方介绍,2013年至今,阿里巴巴密集投资了越南电商平台、印尼电商平台、泰国货运公司Flash、印度货运公司、越南支付应用、泰国支付公司,以及美国、菲律宾和缅甸。 、印度尼西亚等地。 通过此次投资活动,阿里巴巴在马来西亚的电商版图已经初步形成。

蒋凡兼任阿里巴巴海外电商部门后,开始了一系列调整。 据了解,蒋凡的一系列措施涵盖了天猫淘宝海外、跨境业务以及速卖通跨境业务的方方面面。 团队统一到速卖通,并交给原天猫行业负责人张开复统一管理。 与此同时,蒋凡将更多本地化运营的重担放在速卖通身上,统一领导全球各省级市场的本地化电商运营。

不过,从业绩数据来看,阿里巴巴国际业务收入环比变化不大。

阿里巴巴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跨境电商:阿里巴巴速卖通实操全攻略,2022年4月至6月,阿里巴巴营收2055.55万元,整体环比未出现下滑。 其中,国际业务收入环比下降2%至154.51万元。 不过,这种下降并不显着。 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2022财年占总收入的比例也是7%。

2016年,马云提出“希望阿里巴巴在10年内通过海外市场获得一半以上产值”的目标。 目前看来,这一目标的实现还要再推迟几年。

阿里巴巴在最新一季度财报中表示,“截至6月份的第一季度,速卖通、速卖通、Daraz的整体订单量环比增长4%,主要是由于欧共体价值的变化——加上税收法规和欧元兑港元贬值,以及美俄冲突造成的供应链和货运中断的持续影响,导致速卖通订单量下降。”

易迅:供应链和货运仍是布局重点

易迅于2015年开始全球布局,首先推出跨境B2C平台。 同时,在越南上线了多个平台,如易迅新加坡站(JD.ID)、泰国京东; 在印度,易迅还投资了当地电商平台Tiki.vn。

互联网巨头们正在跨境电商领域重新下注

2018年易迅618,易迅创始人刘强东发布内部信称,“未来六年,我们的供应链服务也将大力输出全球市场”; 2020年,易迅国际部成立,计划向海外输出技术、国际货运和智能仓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货运服务。 可见,易迅国际业务是易迅的重要战略之一。

2021年底,易迅表示,因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将于2021年12月9日停止运营现有业务,取而代之的是“京东环球贸易”,将于2021年12月9日开业运营。 2022年6月18日,专注北美和马来西亚市场,已开通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升级后的“京东全球贸易”主要依托易迅供应链基础设施,通过打通干线运输、海外仓储、终端配送、售后服务全链路,帮助海外鞋厂、门店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从跨境B2C到B2B,易迅开始专注于发挥自身优势——供应链和货运。 全球化也开启了新的转机,开始加速布局。

日前东盟博览会上,易迅国际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李思锐参加了中国-东盟丝路电子商务峰会。 李思瑞透露,近年来,易迅持续在东盟地区布局电商零售和货运基础设施,在美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推出当地电商平台,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和货运。技术支持的解决方案。

拼多多:把好价格带到美国

随着9月初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北美上线,拼多多近期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市场。 TEMU也延续了海外拼多多的高价模式。 目前跨境电商:阿里巴巴速卖通实操全攻略,拼多多尚未在海外推出单单销售模式。 近期,TEMU APP首页折扣专区已从“20折”升级为“30折”和“0.01美元”专区,所有产品无门槛、免运费。

9月19日,拼多多还宣布推出“2022年多多海外扶持计划”,为制造业门店出海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该计划将投入数百亿元资源包,首期打造100个海外品牌,支持1万家制造企业直接对接海外市场。

截至目前,Temu 在 Apple Store 购物应用中排名第 14 位。

拼多多的海外扩张看似突然,但实际上却是大势所趋。 在国外流量见顶、新增用户稳步下降、消费令人目眩的情况下,互联网巨头转向海外已是必然。

此外,拼多多的特木平台明确要求“供货价格高于市场批发价”,而供应商对营收的极度压缩以及平台的折扣推动了特木的“全网最优价格”,这对于海外来说非常重要企业。 对于门店来说,无疑又多了一个高价促销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平台率先选择越南作为首站不同,拼多多直接选择了电商平台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北美市场。 拼多多特木能否成功还有待判断。 虽然在海外市场,供应链、物流等都不是拼多多的强项。 除了门店开店后的前期流量红利外,保证后期充足的盈利能力也是特木成功的关键。

字节跳动:加速供应链需跟上

字节跳动的海外扩张不仅是成功的,背后还有众多跨境业务线的支持。

互联网巨头们正在跨境电商领域重新下注

2021年,字节跳动高调规划了多个海外业务线。 2021年初,向跨境电商大卖家上海星链()注资; 3月,字节跳动以20.2万元受让“”100%股权; 8月,Shop门店还为跨境门店提供Push免费上门取货功能。 8月,字节投资跨境电商纵腾集团。 纵腾集团是全球跨境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也是最早涉足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之一。 早在2018年,还竞购跨境专线货运公司“云图货运”。 不久之后,字节跳动向中东电商货运公司iMile投资1000万欧元。

据晚间报道,2021年广告、海外电商和直播团队将大规模扩张,员工总数从2020年初的不到4000人下降到近2000人。 同年年底,独立电商也上线。

不过,虽然凡诺的运营并不顺利,但2022年8月,有传言称“字节跳动计划关闭旗下独立电商平台凡诺”,该项目已被字节跳动内部淘汰,项目团队已于4月解散。 ”

对此,凡诺业务负责人表示:凡诺目前仍可以正常使用,将继续支持用户和商店。 事实上,谣言已被驳斥。 但凡诺的用户体验却被不少消费者诟病,这基本体现在货运、退换货、平台服务的效率上。

与国外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字节跳动在跨境电商方面起步较晚,在供应链、物流、电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有待提升。 在海外的走红,给了字节跳动跨境电商业务更好发展的基础。

SHEIN:会被模仿,也可能被超越

拼多多推出跨境电商平台TEMU后,很多人将Temu和SHEIN放在一起比较。 同样,SHEIN已扎根北美市场多年,Temu也已进军北美市场。 同时,特木的很多销售品类与SHEIN有重叠,SHEIN上的产品价格也被很多人称为“服装界的拼多多”。 不少消费者仔细对比了Temu和SHEIN的产品。 对于相同的产品,Temu 比 SHEIN 便宜约 20%。

但实际情况是,SHEIN早已是中国跨境电商的主要玩家之一,而拼多多特木刚刚入局。

Shein 2020年产值达到约700万元,近八年年均下降100%以上; 在新加坡快时尚市场,SHEIN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1月的7%跃升至2021年6月的近30%。 据悉,2022年上半年,SHEIN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约1107万元人民币)。

在国外快潮品牌日渐式微的情况下,SHEIN旗下的快潮电商平台在美国的业务却越来越多。

近日,SHEIN日本业务总裁Chiao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在韩国建设三个小型配送中心,将货运时间缩短3-4天。 就在去年4月,SHEIN刚刚在印第安纳州开设了其在英国的第一个配送中心。 此前,其主要通过跨境直邮方式运输包裹。

去年第二季度,SHEIN应用程序在日本联通的安装量达到680万次,再次超越亚马逊。 在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战争中,越早赢得用户和流量,就能越早攻入用户心智,构筑起坚固的护城河。 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涌入SHEIN,势必占据SHEIN的领地。 此外,众多新的跨境电商平台和服务商的涌入也与SHEIN的快速发展有关。 学习SHEIN的海外经验。 客场作战也将成为各大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

结论

虽然跨境电商并不是一个新趋势,但国外互联网巨头早已涉足其中。 然而,无论是阿里巴巴在泰国市场的势头依然高于美国企业,还是易迅在跨境电商布局上的试错与转变,都已经证明跨境电商之路- 商业并不容易。

但在国外流量红利消失、业务触顶天花板后,海外市场的吸引力确实巨大。 SHEIN的成功不仅给了很多企业出海的信心,也为很多大鳄提供了开拓海外战场的新发展思路。 而8月突如其来的跨境电商投资热潮并非“昙花一现”,很可能成为跨境电商市场长期发展的转折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