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卖家“硬刚”亚马逊,能告赢吗?

跨境百科1年前 (2023)发布 管理员
650 0 0

亚马逊“绞杀”五个月后,中国买家终于联手,发起了迟来的“保卫战”。

日前,多名中国买家联合在英国加州北区法院对亚马逊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亚马逊“以打击好评返利为由,封禁账户、扣押店铺资金”。 ”。

他们的诉求是:追回亚马逊非法、不当扣留的资金,并停止进一步挪用和滥用数千名买家和商家合法、合法使用的资金。

此次禁令是中国跨境电商在亚马逊遭遇的最严厉的一波禁令。 过去五个月来,禁令浪潮持续产生挥之不去的影响。 据媒体报道,平均每周有500家商店被取缔。

有多少买家受到亚马逊的重创?

据北京跨境电商商会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万名中国买家在亚马逊平台上被屏蔽店铺,造成的行业损失估计超过1000万元。

亚马逊给出的数字相对保守。 9月17日,在亚马逊在上海举办全球首个综合店铺培训中心的活动上,亚马逊全球总裁、亚马逊全球店铺亚太区执行总裁Cindy Tai首次回应称,过去五个月以来,关于600个中国买家品牌销售权限被关闭,涉及约3000个品牌。

禁令数量持续下降。 买家受阻是否有复杂的原因? 亚马逊为何发起史无前例的清洗行动? 涉案的中国买家将何去何从?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这股洪流首先是从后台买家开始的。 截至4月底,在亚马逊上的产品页面有600多个无法销售。 紧接着,的相关资金被冻结,其主要音频产品品牌Mpow的注册也被取消。

帕托森、奥吉、泽宝并称为“亚马逊三杰”。 帕托森2020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产值49.4万元,净利润3.1万元; 星辉股份财务数据显示,泽宝2020年产值47.74万元,净利润2.47万元; 奥吉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产值已达近66万元,净利润超5万元。

中国卖家“硬刚”亚马逊,能告赢吗?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著名的大卖家包括“亚马逊三巨头”、“华南四巨头”和“坂田五巨头”。 对应的企业有奥吉、优客舒、通拓、色维和蓝思、泽慧、宝石嘉、公朗、智慧创享。 这种脑力销售撑起了中国跨境电商的半壁江山。 尽管2020年行业走势下滑,但它却赚得盆满钵满,但2021年却成为亚马逊重点封户的对象。

年产近50亿的帕托森成为亚马逊“行动”的第一个目标后,其他大卖家身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纷纷落下。

6月份,泽宝旗下泽宝、VAVA三个品牌涉及的部分门店暂停销售。

7月份,天泽信息控股旗下“有棵树”在亚马逊上有约340个网站被屏蔽,约占其在亚马逊上月均销售收入网站数量的30%左右。 疑似被冻结资金约1.3万元。

8月,温州华鼎锦纶全资子公司通拓科技54家门店被取缔、关闭,涉嫌冻结资金4143亿元,占公司2020年末货币资金的4.27%。

背面的大销量接连受到打击,所有买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航亚电商、深圳瑞泰、拉斐尔、安博科技等多家公司也逃过了此次清理。 禁令不断升级,亚马逊出击的速度和强度让中国买家始料未及。 尚未受到影响的商店也在奋战。

亚马逊在跺脚,中国所有跨境电商企业都应该效仿。

EO智库《太阳照常升起——2021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研究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7.73万元,预计2021年将继续下降。接下来的三个晚上。 规模可能超过9000万元。

亚马逊仍然是中国跨境电商海外首选第三方平台。 中国买家已经占据了亚马逊一半的市场份额,而且其产品阵容还在不断扩大。

Pulse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月,亚马逊四大核心市场(日本、英国、德国和意大利)75%的新买家来自中国。 以亚马逊日本为例,中国买家占比已从2019年的28%下降至2021年的63%。自2020年3月以来,日本网站一半以上新增买家来自中国。

正因为如此,亚马逊此次的禁令被称为中国跨境电商领域的一场“浩劫”。 无论业务规模大小,都在亚马逊清算的范围之内。 一旦被亚马逊“猎杀”,就等于直接被“判了死刑”。 大多数商店要么已经破产,要么濒临破产。

中国卖家“硬刚”亚马逊,能告赢吗?

亚马逊禁止的不仅仅是商店和品牌名称。 商店的资金也将被冻结,并且没有明确的解冻日期。 这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买家的现金流。 许多利用账期杠杆进行操作的买家都被亚马逊扼住了命运。

6月发布的一份公开报告估计,近一个月查获的资金金额约为200亿至300万元,预计所有买家的资金可能超过1000亿。 因此,追回被亚马逊扣押的资金成为买家在诉讼中的核心诉求。

镇压为何如此严厉?

禁令的核心原因是订单欺诈,即买家通过免费赠送产品、在包裹中塞小卡进行返利等方式来增加产品的声誉。

这些在国外各大电商平台上司空见惯的操作,是亚马逊将严厉打击的重点行为。

为了努力确保用户接触到的信息的真实性,亚马逊禁止滥用评论。 这一原则已成为平台的重要规则和规定,并在与店铺签订合同时白纸黑字写在协议中。

亚马逊仍然严格禁止虚假评论的监管,并且有关闭商店的先例。 不过,之前的强度并没有那么大。 监管范围多为中小采购商,重点关注某一品类。 被封后,又经过几天的上诉才得以解封。 这种损失在买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他们常年与平台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欺诈订单的行为屡屡发生。

这一禁令实际上是亚马逊决心消除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心。 尽管亚马逊已经因为欺诈丑闻而引起了外界的不少争议和麻烦。

早在2019年7月,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调查发现亚马逊上存在数千条虚假四星评论。 据估计,每年有超过 230 亿美元的消费者被虚假评论欺骗。

《每日邮报》曾报道称,亚马逊巨魔背后已形成一条产业链,每条评论价值高达13美元(约合人民币100元)。 《华尔街晚报》在报道中明确强调,记者收到的订单包裹里附有一张35英镑的返利卡,品牌是泽宝的产品。

引起你警觉的似乎是美国一家机构的一项调查数据。 据路透社报道,计算机安全团队在一个开放服务器中发现了大量有关欺诈商店和欺诈账户的信息,其中包括身份、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地址、亚马逊账户信息等多达 1312 万条记录,涉及多达1312万人。 200,000。

中国卖家“硬刚”亚马逊,能告赢吗?

这一数据毫无保留地暴露了亚马逊平台阴影下的蓝色产业链。 禁止商家进行欺诈交易已不再是亚马逊自己的事,而是成为外部监管的一大担忧。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联邦贸易委员会持续敦促亚马逊严厉打击涉嫌虚假评论的商店。

不仅有来自外界的压力,为了保证平台生态系统的健康,亚马逊也需要进行大整顿。

国盛期货研报显示,亚马逊平台的经营理念重视产品和品牌,流量分配向核心单品倾斜。 亚马逊运营的目的是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既定的服务来增加用户粘性,从而吸引第三方店铺开店合作,降低成本和供货价格,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吸引更多流量。

国外电商平台通过店面和品牌知名度来促进单品销售的方法在亚马逊上行不通。 亚马逊的算法逻辑是淡化店面和品牌,专注于突出具有更好反馈的产品。 在其产品推荐排名中,核心指标是产品的历史评价、流量转化率和用户留存率。

欺诈订单行为无疑成为亚马逊平台建立订单过程中的扰乱者。 当平台中夹杂大量虚假评论时,用户的订购体验必然会增加,亚马逊对用户和商店的吸引力也会减慢。

亚马逊的核心盈利渠道是订阅费和货运服务费。 据国盛期货考察,亚马逊平均佣金扣除率为15%,运费成本约为10%-15%。 不断减少的用户和店铺流量池,实际上会影响到亚马逊产值的支柱。 多年来,打击欺诈订单是必然选择。

不过,外界也对亚马逊提出了批评。 亚马逊的这个规定难道就没有其他的私心吗? 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有趣的是,亚马逊的大清洗往往发生在大促销之前。 被清理的商店通常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从而失去了销售日的销售权。 虽然亚马逊并不惧怕产品种类减少,不仅门店会进驻,平台上也会销售自营产品。

据报道,亚马逊将“复制”该店最畅销的产品,并采取降价策略与其竞争。 亚马逊自营商品也将享有页面优先展示特权。 这引起了很多店主的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在“大象”亚马逊面前,店主们就像“蚂蚁”一样,未能组建起强大的军队。

去哪儿?

中国卖家“硬刚”亚马逊,能告赢吗?

面对亚马逊的清洗,手无寸铁的商店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只能不断抱怨,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亚马逊的解封上。

亚马逊解封的可能性有多大? 据媒体统计,这波禁令中只有1%-2%的人在投诉后被解封。

和泽宝在禁令后回应:仍与亚马逊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推动账户恢复事宜,并表示过程持开放态度。 泽宝还预计恢复期为1-2个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样。 泽宝相关店铺和品牌2个月后仍未恢复上架,店铺与亚马逊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困难。 有的店无奈表示投诉只能通过邮件发送跨境电商龙华十三狼,2-3天内回复也属正常。 沟通效率很低。

当被屏蔽的买家焦急地等待短信时,一些正常营业的商店也收到了警告亚马逊存在欺诈行为的电子邮件。

一位自称没有作弊订单的店主在微博上发帖称,收到警告邮件后很困惑,申诉立即被驳回。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提供有关欺诈订单的信息。 评论区不少店铺表示,自己也受到了同样情况的影响。 一家经验丰富的店家想出了一个绝招:只有翻案申请才能立即获得批准,而产品链接则需要等待10多天才能上架销售。

他们或许在这场大地震中受伤了,但在规则之下,他们也被迫承认自丙午以来所做的一切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

此次联合投诉是买家在等待答复后仍对解除禁令抱有希望的最积极尝试。 没有人能预测这场诉讼的结果。 虽然店铺违规经营确实如此,但处于被动地位的店铺并没有100%的胜算。

一些感到无望的买家已经开始通过多种渠道转移库存并高价出售,力争及时补仓,将损失降到最低。 但随着近期亚马逊新政策的收紧,库存转移变得更加困难,成功转移的店铺至少花费了数十万的转移费。

中国跨境电商买家面临的困境是,如果亚马逊收紧新政成为常态,他们该如何突围?

事实上,尽管亚马逊的覆灭让中国买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挫败,但买家继续出海的信心并没有减弱。 据了解,部分买家已经恢复元气,开始调整海外策略,不再单纯依赖亚马逊平台。

中国卖家“硬刚”亚马逊,能告赢吗?

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及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建议,中国买家需要加强在eBay等其他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的影响力、Wish、速卖通等,消除将猪肉放在篮子里。 同时,积极拓展独立网站,打造自己的品牌地位,从平台销售思路向品牌运营模式转变。

这也是亚马逊所倡导的模式。 Cindy Tai在回应具体禁令数据后特别指出,亚马逊希望买家能够专注于品牌建设和品牌创新。 他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此类商店取得成功。

写在最后

中国商店会记住亚马逊的绞杀。

除了中国买家在这场“绞杀”中遭受毁灭性伤害外,从长远来看,亚马逊正在推动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改革。

EO智库认为,跨境电商正在从野蛮的流量变现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企业合规与创新不容忽视。

这次清洗实际上是他们转变的起点。

参考:

《亚马逊中国买家:诈骗越来越难跨境电商龙华十三狼,但你不能停下来》,北方假期

《亚马逊向5万家中国门店发起战争》,AI财经

《为什么亚马逊的流量分配机制会损害优质产品/品牌的发展?》 》、国盛期货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