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可以说是跨境电商元年。 此前,跨境电商被统称为“海购+代购”模式。 随着大洋两岸电商巨头紧密拓展海外市场,跨境电商的概念正在逐渐形成。 2014年3月,海关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确立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之前分散式的“海购+代购”模式被称为跨境电商1.0时代,那么从试点开始,跨境电商将走向2.0时代。
跨境网购市场的兴起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贸出口业迎来了六年的黄金十年。 出口企业依靠勤劳和智慧,迅速为国家积累了外汇。 截至2013年末,外汇储备达3.82万亿。 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国海外购物提供了资金基础。 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开放了国家,世界各地的商品也涌入国外市场。 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日元,其中全年进口贸易总额1.95万亿日元,出口贸易总额1.95万亿日元。 达到2.21万亿。 中国人的收入大幅下降,消费需求必然增加、多样化。
从宏观上看,中国强劲的出口和国外的快速建设发展带动了国民收入的快速下降。 国力的提升带动人民币一路走强,从2001年的8.27升值到2013年底的6.05。人民币购买力不断增强,国人对海外商品的消费能力大潮已然袭来。也大幅上涨。 中国人购买海外产品的意愿越来越强。
众所周知,进口货物需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当进口货物最终流入市场时,必须估算运费和仓储成本以及经销商利润。 当进口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比出口价格高出一倍甚至数倍。 与此同时,国际品牌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针对大中华地区实施“新价格歧视政策”,以区分消费群体。 因此跨境电商发展趋势,该品牌的出口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同类产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六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外互联网的普及和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 美国的信息洪流正随着大宗商品贸易滚滚而来。 人们逐渐发现,同样的产品在国外的价格差别很大。 这就是“海购+代购”模式背后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国外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不断,让人们对国内产品的质量越来越不满。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的三鹿羊奶丑闻。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相信海外产品质量有保证,纷纷加入海购队伍。 对个人来说,可能是给儿子买羊奶、给父亲买化妆品、给家人买日用品……但对国家来说,是海关和个人邮箱门槛不断提高的国际快递; 对于行业来说,就像雪一样。 国际中国货运公司如生菜般纷纷成立。 仅在美国就有不少于60家中国货运公司。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个人跨境网购市场总额突破700亿。 这些数字不包括黑色进口渠道。 据市场监管,联邦转运预计2014年交易总额将突破2000亿。
在“海购+代购”(跨境电商1.0)时代,货源和渠道为王。
在海购+代购的时代,谁掌握了优质货源,拿到了最赚钱的价格,谁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首先我们来谈谈供应。 海外购物的最初先驱者是海外华人。 他们有条件直接订购海外产品,但产品信息与国外不对称。 在此期间,产品主要是代购并通过国际平邮方式退回国内。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外信息越来越透明,这群人很难继续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捕获高价差。 而且一直有着巨大的地理优势。 以日本为例,大多数购物网站都需要英国私人地址和信用卡账户。 这让外国海外购物者非常困惑,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向代购支付佣金来订购海外产品。 这就是代购在货源方面的巨大优势。
我们来谈谈渠道。 针对海外海外购物者的需求,海外华人开始设立转运公司,为海外海外购物者接收货物并寄回本国,支付部分管理费和国际邮费。 这些海购模式整体价格远高于代购,因此很快得到市场认可,需求不断减少。 在中国海外消费集中的几个国家,开设了大量转运公司。 同类企业加入就会产生竞争,而转运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是进口渠道。 此前,国家对个人网购仍采用邮政通关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监管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转运公司也寻求通过港澳台转口、走私等黑色渠道通关。 在国际运输时效相同、服务差异化不大的时期,谁能实现稳定高效的通关,保证货物的安全,谁就能占领市场。
清关能力也成为区分货代企业水平的一个标尺。 能够自主报关的企业成为行业内的渠道经营者,可以为多家货代公司揽货、清关,而没有自主报关能力的企业只能充当收货仓库。 包裹管理费和渠道商的分成实际上已经合并到渠道商的一个仓库里了。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市场上有很多名称复杂的转运公司,但实际上,他们的货物最终都是通过几大渠道进行清关派送的。
供应渠道为王时代的后果
1交易成本昂贵。 国外消费者面对网络上大量的代购、转运信息,需要查询、比较、试错等。首先,你要花大量的时间比较货源、辨别好坏。 其次,在确认货源后,首先要投入少量资金进行试错。 由于你远离了大洋两岸的中间商和卖家,信用很难保证,只能自己试错。
2消费者权益不受保护。 如前所述,在现实激励的约束下,交易信用很难得到保证。 其次,产品本身的真伪、售后服务、退换货等问题尚未解决,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困难。 首先,没有监管部门承担责任,其次,国际维权的成本让很多维权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感到倒霉。 而且,海外购买的商品时效不稳定,延迟1个月甚至数月的配送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3、行业存在法律风险。 因为确实有一些转运公司违规经营,利用国家海关新政策的漏洞引发纠纷。 海关认定该商品为出售商品,消费者购买的个人物品也将被没收并销毁。 此外,一些货代企业没有资质标准,业务分级分包。 他们在境外没有法人实体,侵犯消费者权益时面临的法律风险极低,使得他们明目张胆地铤而走险。 事实上,也存在货代公司代收货款,收到货款后货就消失的情况。
跨境电商2.0时代,货运为王
以海关公告为节点,跨境电商即将迎来2.0时代。 相关行业标准、准入标准、监管保障将迅速建立,世界将成为自由流动的B2C市场。 随着跨境电商越来越成熟,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市场是互联网——全球电商。 “海购+代购”模式的供应与渠道困境将被打破,跨境电商竞争焦点将转向货运供应链解决方案。
按照国家试点精神,品牌商必须在中国境外设立法人实体,并完成中国海关和质监部门的备案要求,其产品才能畅通无阻地通过个人网购含税进口渠道。 目的是:第一,保护中国消费者的权益。 进口产品质量问题及纠纷将当场向其经销商国外实体追究责任; 其次,会增加通关成本,提高货运效率。 备案完成后,海关质检部门将按照既定规则进行。 对个人网购入口渠道的商品进行监控,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和管理。
货源和渠道纳入国家监管后,跨境电商的竞争将转向货运供应链解决方案。 具体体现在仓储管理、运输配送、附加值三个方面。
仓储管理——标准化、智能化、定制化。 跨境电商的货运仓储是第三方外包仓储货运。 以联合转运为例,其在全球各个供应地点建设仓库,构建全球仓储网络。 这就必然需要对仓库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仓储管理方法。 仓库和用户在地理上相隔数千英里,库存必须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远程控制。 这就需要跨境电商货运公司配备智能、简单的操作系统,让各类非货运专业用户方便地管理库存,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无缝连接。 跨境仓的用户也有很大差异,他们的要求肯定是多样化的。 一般来说,分为个人用户和B2C商业用户两类。 因此,必须分别为个人用户和商业用户定制两个仓库管理流程。 同时,为了不断提高用户体验,还需要考虑在仓库管理系统中添加个性化模块。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货运公司在仓储建设方面投入比例较大,在整个货运解决方案中占据基础地位。
运输配送——强化风险控制能力,简化中转环节,精心选择合作伙伴。 跨境电商1.0时代,整个配送流程至少要经过“三转两关”。 货物在不同层次上进行转移和分包。 在风险成倍降低的同时,各级分包带来的折扣也不可避免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一旦货物丢失或损坏,往往会出现责任和义务的混淆。 以联邦转运为代表的试点企业将独立承担运输协议中规定的对最终消费者的相应责任和义务。 这就要求跨境电商货运企业加强风险控制能力跨境电商发展趋势,提高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消除层层分包环节,独立运营整个流通流程。 这既是国家试点提出的要求,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趋势。
附加值——市场开发、大数据、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物流行业发展至今,早已与电商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阴阳关系”。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业的增长,货运能力不足将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反之亦然。 如今,物流业已经从电子商务的落后者转变为与电子商务并驾齐驱。 优质、高效、人性化的货运合作伙伴将极大提升品牌竞争力; 否则,就会毁掉辛苦打造的品牌。 知名品牌货运合作伙伴现已成为品牌商开拓市场的重要砝码。 电商货运还具有大数据属性。 这个数据宝库的存储和开发得当,将极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联邦转运与其他跨境电商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搭建了专业的货源采购团队,支持供应链管理,延伸跨境电商货代的触角,提供一站式为电子商务合作伙伴提供货运服务。 在这方面的努力将凸显其未来卓越的商业愿景。
可以预见,未来谁能解决以上三个关键问题,谁就能成为跨境电商战场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