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有点意思,在路上或者工厂所在地,会碰到几位在美区TikTok Shop做玩具,结果碰壁的同行。他们有做模型车的,有做益智类的,有做棋牌一类的,还有做减压一类的。
有一位,我知道他的背景,之前是某树出来的,很有经验,但我很奇怪他怎么没选他一直擅长的美妆类目,而是换了个赛道?然后其他几位,聊完之后也都会了解,原先也都没有玩具销售或者玩具市场的经验和背景,更没有做海外市场的历史。完全就是听了一些课,或者被某个朋友说服后,就开始搞了。之所以从玩具这里切入,一个是找了些数据,发现有潜力,有利润。还有一个就是部分80s大男孩的通病,玩具情节。家里变形金刚,太空堡垒,特种部队,赛车模型……都有报复性的收集。ps:我也一样,家里橱窗里也是擎天柱六面兽补天士骷髅号……所以更想把爱好,喜欢的东西作为一个切入点,既能够赚钱,又能够多少满足下自己的爱好。
理解归理解,假设把爱好只是做个副业,这事,勉强也还能接受。但如果是想真正去干,那么,得说,这事,相当不靠谱。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因为痴迷NBA,口罩前,开了一家关于NBZ周边的线下店,同时,也在线上,开了个小店。一时间意气风发。口罩期间,线下店被迫关掉了,线上的买卖也很不理想。复盘一下,我们的理解是,有爱好是好事,而且有研究,有圈子,起码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可以分辨出正品和假货,同时球星卡球鞋这类的圈子也能找到精准的客户群。在用户的角度的确可以做到更高的信任度。但,归根结底,这是一门买卖,是要卖货的,这就不能单纯凭兴趣,靠面子去做事。一件正品+签字的球衣,一盒球星卡,是要付出真金白银去采购的,这更要求我们在前期就得把准备工作都做得更细致。到底谁能真正付款去买,到底这个流转时间需要多久,到底流动资金能撑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你凭兴趣进得更多,还是市场吃你这一套,卖得更多?稍微冷静一点后,把几笔账一算,你就会发现这门买卖是不是能继续下去,跟你自己的爱好,完全没关系。,每个月的固定支出,银行卡给到的正负数,真金白银不会骗你,仓库里积攒卖不了的东西不会骗你。
我自己曾经也心动过,毕竟,我们自己也有关于巴乔,关于AC米兰的圈子,也有很固定的一波人群,而且已经有朋友在做买卖,而我们自己也有天然的客户群和进货渠道。但冷静想想,站在粉丝的角度,判断这个东西好不好,只要看是不是稀缺的球员版,签字版,落场版,更衣室版……而站在经验的角度,那就得看除了这个产品是不是能匹配用户的需求,还得考虑这门买卖的需求市场,到底有多大?以及,这个业务的发展潜力,是不是足以支撑我们投入一个团队;这门买卖的成本收益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值。按照这个角度去看,这事,我干不了。然后,再看看现在同行的数据,那就更说明,类似的买卖,想在TikTok上去做,不那么靠谱。
除去这几位在玩具领域碰壁的同行,还有一些在文创领域的同行,在Etsy做出了些不错的数据,就想着是否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复制化,批量化的移植到TikTok上扩大销售。可最后碰壁的,还是居多。
市场不会骗人,有人愿意一直付钱的产品,不一定是完美的产品,但至少能是个好产品,而不被接受的没有人买的东西,肯定就不能算是个好产品。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注定现在擅长的领域不一定是符合自己爱好的,但至少在你擅长的领域,你能冷静的看到什么得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货可以压一压,什么货就不能进;即使是新品,只要还是在这个类目里,大概的成本,怎么定价,利润多少,销售周期,回款周期,退货率多少,这些基础数据都会有点数。对产品的销售模型也能做到更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想着月销大几十万……
有的时候,我常常会把自己感兴趣的新品,做这样的一个操作,例如,在TikTok,IG,Facebook,Youtube等单纯的社媒,流量平台去搜它的关键词,看看它的热度和讨论度到底多少。然后,再在TikTok Shop,Amazon,Walmart等电商平台再去搜关键词,看看同期,他的销量到底是多少。
可惜的是,我感兴趣的一些东西,热度的确很高,但平台上的销量往往都会给我当头一棒。告诉我,这类选品,看看就好。想搞钱,还是得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才有把握。
文章来源:MiyueMedia
扫码关注【TKFFF公众号】
了解更多TK资讯
TKFFF合作,请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