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强势发展。 在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的同时,还提升了外贸经营效率,稳定了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了产业和贸易数字化。 融合。
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实践,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生力军。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服务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发展格局。
从头开始扩大规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重大变革,跨境电子商务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据海关统计,近5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下降近10倍。 跨境电商占外贸比重将从2015年的不足1%下降到2021年的4.9%。
新冠脑炎疫情爆发后,为应对疫情冲击,数字经济发展涌现出新的应用场景,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线上需求持续下降,这也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将达到1.62万元,增长25.7%。 202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将达到1.92万元,增速为18.6%,实现连续三年快速下降。 去年前8个月,我国跨境电商呈现出非常好的下滑态势。
跨境电商这一外贸新业态的发展,大幅降低了国际贸易专业化门槛,使得一大批“做不了、做不了、做不了”的小微主体做不到”成为新型贸易经营者。 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已有3万多家企业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网上综合服务平台注册。
同时,跨境电商扩大了“买全球、卖全球”的范围。 通过新政创新,更多美国优质产品通过网购等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数据显示,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从2016年的39.3亿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170.9亿港元,降幅达3.3倍。 同时,跨境电商企业通过构建集聚要素、快速响应的柔性供应链,可以更好地满足海外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
10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国外市场供给,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注入了新动能。
跨境电子商务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渠道方面,跨境电商主要依托第三方平台,逐步发展独立网站、社交网站、搜索引擎营销等多种新型渠道。 从主体看,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7.5%,主力军作用突出。 从最初的个人和贸易型企业,到贸易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融合发展,不少生产型企业从线下转向线上,数字化水平显着提升。 从产品上看,从单纯注重性价比逐渐向强调品牌、质量、标准、服务转变,培育了一大批跨境电商品牌,拓宽了营销渠道,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定价主动权。产品。
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重要的海外节点,是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是推动外贸回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我国海外仓布局持续优化,目前数量超过2000个,总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 这些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不仅着眼于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海外仓建设,还指出新技术的应用,为海外仓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仓库。
推动境外消费升级
近年来,中国公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升级现象显现。 进口特色产品、高端产品成为满足国外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进口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利于推动扩大优质商品进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指导下,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监管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自2016年5月起实施“个人物品临时监管”过渡期安排; 二是2018年11月,六部门首次发布《关于设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机构的通知》,明确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要求。 境外电商零售进口按自用进口商品监管,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审批、登记或备案要求,确保过渡期后监管安排的持续稳定。
同时,逐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 2018年,上海等37个城市试点。 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到86个城市和广东全岛。 2021年3月,试点范围扩大至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保税货运中心(类型B) 位于。
随着2021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网购保税进口”试点范围也大幅扩大,更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同时缩短了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时间。 时间。
我国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有序发展。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军表示,根据跨境电商通关方式不同,海关针对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一般出口、专区出口、B2B直接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 海外仓等个性化监管模式。 据悉,畅通跨境电商进出口渠道,就是要解决进出口零售商品的退税问题,让国外消费者“海淘”更安心。
为提高跨境通关效率,广州海关主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 依托科技手段,实现了平均22秒的人工快速放行包裹。 关区高峰日均单量超过500万张。 据悉,海关畅通了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出口物流通道,开辟了更多跨境电商海上通道,支持企业通过包机、开辟航线等方式增加运力。 去年以来,依托海空新通道的运力优势,高效保障了4亿多件跨境电商商品“出海”至东盟。
试验领域不断扩大
跨境电商是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支撑外贸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内蒙古等27个城市和地区筹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 此次扩容后,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已实现广东、浙江、广东三省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国新设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继续向中西部城市和地区倾斜,并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扩展。
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分六批设立13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覆盖30个省份。 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形成陆海境外联动、东西单向互助发展格局。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疗效还是很好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磋商代表、副主任王受文说。 2022年初,首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结果公布,商务部对全国首批5批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行综合评估省。 从评估结果看,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逐步形成了北上带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北部地区综合试验区整体建设成效显着,中部地区异军突起,东部和西北地区相继崛起。
同时,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培育正在推进。 各地积极复制推广近70条成熟经验做法。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1年,综合试验区将举办对外交流合作2000余场。 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综合试验区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1项。
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制度框架。 “六大系统两平台”主要是指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慧货运、电商诚信、统计检测、风险防范等监管服务“六大系统”,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拥有“两个平台”。 制定近百项扶持新政策,初步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政策框架。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逐步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空间分布更加均衡。 境外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对外国际双循环,全力支持外贸和内资基本市场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各地也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培育外贸新下降点。 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更好发挥综合试验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作用,以创新破解深层次矛盾和制度性难题,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新优势外贸竞争,促进外贸业态融合 与贸易行业融合,促进各地开放型经济发展。
跨境电商为吉林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打开了新大门”。 数据显示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已从2016年的228万元下降至2021年的3310万元,年均增长92.1%。 四川出台《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升发展行动计划》,指导9个综合试验区建立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壮大市场主体、强化金融支持等新政策体系. 作为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所在地,四川成都7年来累计培养电商采购商4.9万人,境外注册商标2000余件,过亿龙头企业23家港币。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1000万元。 (记者冯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