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融合初探

跨境百科1年前 (2023)发布 管理员
516 0 0

摘要: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多项分红新政,支持大学生创业,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然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存在毕业生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少、成功率低等问题。 因此,利用跨境电子贸易盛行的契机,结合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特点,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拓展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探讨创业与商务日语专业的融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商务外语; 创业课程; 一体化; 跨境电商

作者简介: 陈秀梅,女,广东增城职业技术大学英语对外贸易学院讲师,国际经济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消费者行为、创业理论。

CLC 编号:G712 文档代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16) 09-0076-05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融合初探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但是,该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培养效果并不显着。 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2014届自主就业毕业生仅1712人,其中职业中专学生501人,占比不到1/3。总数。 相较于20%的大学生选择创业,创业人数明显更高。 可见,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低、创业成功率低等问题。

因此,本文尝试依托跨境电商,着眼于专业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本文通过培养中学生的创业素养、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探索将商务日语专业与高职创业课程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创业特质和创业能力。

一、文献综述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融合初探

(一)创业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准确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才能有效推动创业教育的举办。 在我看来,创业教育需要实现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企业运营能力三个目标。 [1] 何泽认为,创业教育有四个目标:一是帮助中学生为未来的人生做准备; 二是提高中学生持续学习能力; 责任感。 [2] 基于创业过程的视角,进一步细化创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创业动机和创业心态; 培养创业所需的能力和技能; 创业要知道与谁相处、合作; 有机会感 敏锐的洞察力; 创业必备知识。 [3]Shane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4-5]

在培养具有创业素养的人才总体目标指导下,夏任庆等人从低到高研究了不同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 [6] 王桂兰强调,研究型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应偏向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创业技能教育。 [7] 薛敏兴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对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转化能力、利用社会和环境资源的能力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控制能力。 [8]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融合初探

(二)创业课程体系与设置

创业课程体系以体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为主导跨境电商外语必备条件,兼具以学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课程理论。 正规的创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建议在创业课程中跨境电商外语必备条件,以特色课程为主,结合跨学科的基础专业课程,课程类型包括创业素养、创业知识与技能。 在我看来,法律、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社会学等课程应该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强化创业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9]Jean-提出创业课程应与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创业知识与学科知识完整课程体系的交叉渗透。 [10]

周健提出构建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求创业课程在各学科交叉渗透,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小微企业创业教育为重点。 [11] 黄肇新等确立了“目标导向—内容整合—结构优化”的创业课程主线,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以选修课的形式将创业课程纳入学校专业培养计划和有限的必修课中间。 [12] 胡涛等. 强调创业课程可从基础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合作​​实践教学四个方面建立创业课程体系。 [13]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融合初探

安宁等以聚类理论为切入点,建立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聚类模式,以“1+3+3”课程设置模式开展创业教育。 其中,“1”为全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个“3”代表三个固定的课程模块,即普通创业课程、专业创业课程和实践创业课程; 第二个“3”表示三个课程元模块之间的能力接口,包括方法能力与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方法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接口。[14]润宁等提出“意识与心理”、“知识与基本结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课程的三维复合原理[15]

二、我国高职院校商务德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职商务德语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商务德语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复合型专业。 其人才培养模式由最初的压缩专科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德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培养模式。 具体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产业主导”订单班模式和“商英结合、商学结合”模式,培养扎实的德语能力和商务知识,即日语和商务双通,服务于社会一线岗位的经济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毕业生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商务德语人才培养的维度通常包括素养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二)高职商务德语课程

目前,学者们的商务德语课程通常以ESP(for, for )理论为基础。 按照这一理论,商务德语是以法语为媒介,以商务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特殊用途外语专业。 课程设置通常遵循埃文斯和圣约翰的需求分析,具体基于目标情境的需求分析和学习者的需求。 课程设置以业务内容为基础,以业务知识、行业实践、话语输出与接受能力的三维互动为基础,以话语输出与接受能力为中心组织教学,指出专业知识与语言应用的有机结合能力。 [16]

相关热词搜索: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