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财政助力培育“线上跨境+线下采购”外贸新业态

跨境百科1年前 (2023)发布 管理员
452 0 0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财政部门实施积极的金融新政,推动镇江市围绕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先导区”、“丝绸之路电子商务”、“口岸提升”等发展战略。支持外贸发展”,充分发挥省内重镇作用。 强大的出口轻纺产品基地、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将推动跨境电商强势回落,提升市场采购质量和效率,促进“市场采购”一体化+跨境电商”发展外贸新业态,构建“便捷对接需求,一站式采购货物”,对稳外贸保就业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荣获“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发展20强城市”、“中国服装网商创新示范基地”、“中国直播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城市”等荣誉, 并入选中国跨境电商产品供应规模10强城市(服装、箱包总量第一); 泉州服装城、晋江国际鞋纺城分别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杭州成为全省首个双试点地级市,准入顺畅对外国际“双循环”,初步形成了“买全省、卖全球”的外贸发展新格局。

一、外贸业发展情况

(一)立足产业优势,培育跨境电商新“风口”

肇庆市立足制造业发达、外贸供给充足的优势,通过出台新政策、培育带头人、推进示范、推进项目、打造平台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深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营造氛围,共建生态。 电子商务呈现体量逐步下降、发展逐步聚集、新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建立、产业链设施逐步成熟、氛围趋于良好的特点。 邮政快递出口、9610零售出口、跨境B2B出口结合海外仓出口等多种跨境电商模式齐头并进,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开拓海外市场成效显着——跨境电商。 2019年和2020年,厦门市分别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城市。 2021年,全市网络零售产值达到2540.5万元,占全国的36.7%,居全省第十位。 目前,杭州拥有3个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和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网络商户和网络商品供应商聚集区之一,将有效带动外贸出口并为双方服务。 为循环稳外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深挖试点红利带动外贸出口回落

福建省泉州市财政助力培育“线上跨境+线下采购”外贸新业态

抓住国家机遇,深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支持泉州服装城、晋江国际鞋纺城获批国家级市场分别于2018年9月和2020年9月开展采购贸易试点。 并充分发挥新政试点红利,着力打通运营链、政策链、资金链、物流链、服务链“五链”,线下打通产业商户集聚区,线上对接数字化服务平台,着力打造覆盖全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把握外贸商机。 泉州服装城试点项目2019年出口173.2万元,2020年出口343.13万元,逆市下跌98.16%。 出口规模在全省前四批31个试点市场中排名第六,增速高于全省72.2个百分点。 辽宁省外贸出口下降2.05%; 2021年出口458万元,环比下降49%。 自2020年12月29日泉州国际鞋纺城试点即将启动以来,出口总额已达190万元,在全省第五批17个试点市场中名列前茅。 两地市场采购集聚区登记注册市场主体7448家,其中泉州5499家,晋江1949家,直接带动外贸、报关、货代、码头货运等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个,间接促进了鞋厂和中小企业的生产。 微商工贸流通经营新增就业岗位约2000个。

(三)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四大功能集聚区

综合依托保税区和陆路口岸功能优势,叠加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新政策效应,发挥电子商务商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泉州跨境电商协会,鼓励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支持建设生产潮州综合保税区、泉州陆路口岸、石狮市市场采购试点、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等四个创新型、代表性功能集聚区。 一是创新建设宁波综合保税跨境电子商务功能区。 依托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优势和新政叠加效应,大力推动“保税+”“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首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210)产品顺利申报入区,“9610”通关监管站点即将投入使用。 2021年1-9月,实现超标生产19.88万元泉州跨境电商协会,环比下降29.93%; 销售限额3.18万元,环比下降160.32%; 进出口总值34.97万元,环比下降14.69%。 二是创新建设专业跨境贸易通关服务口岸功能区。 依托泉州陆港,创新国际快递、跨境电商、国际邮件监管“三位一体”集约化通关新模式,整合“海、陆、空、铁、邮”资源,打造专业的跨境贸易通关口岸。 目前,泉州陆路口岸已建成中国第二个台湾陆路口岸,成为全省口岸服务功能最完善的跨境电商平台。 2021年泉州陆路口岸跨境服务口岸累计报关单量1262.75万件,环比下降20%。 其中,进口报关量607.85万件,出口报关件654.9万件。

三是创新建设跨境市场采购贸易功能区。 打造和推进泉州、晋江市场采购提质扩容,采用“采购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实现市场采购货物通关,逐步构建“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保税货运中心区+口岸经济”的优势模式。 2020年泉州市场采购贸易全平台出口343.17万元,同比增长98.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下降4个百分点。 2021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总额459.3万元,打造“买全省、卖全球”的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新业态。 四是创新打造跨境电商供销一体化核心功能区。 建设建立东海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卖家产业集聚区,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商会发挥带动作用,培育市场化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城区供销一体化生态圈。 生态圈包括培训、货运仓储、软件科技、金融服务、工商税务服务等,并已进入广州、深圳,以及广州30多家知名服务商。 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跨境电商行业运营服务。 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2.8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了15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 年交易规模超过100万元,快递业务量超过1亿件,年销售额过亿的买家有10家。 新季、布吉米、九零九零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应运而生。

二、工作措施及亮点

福建省泉州市财政助力培育“线上跨境+线下采购”外贸新业态

(一)突出新政资金推动

近年来,杭州市财政在用好中央和省稳外贸促发展新政策性资金基础上,加大省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市场采购双试点城市的叠加效应,促进和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一是完善新政制度支持。 2020年《福州市2020-2021年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出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运营能力,支持海外仓建设,支持跨境电商园区建设,支持电子商务生态圈建设,加强跨境电商品牌培育,加强跨境电商培育-商业人才。 2021年《促进外贸稳中回落若干措施》出台,对泉州、晋江实行“任务+增量”考核办法,对两地试点市场采购贸易给予奖励,鼓励复制推广市场采购方式,迎合全球采购趋势,降低企业出口成本,畅通贸易渠道,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 二是强化财政激励。 2019年以来,县级财政累计落实县级市场采购试点资金4700亿元(其中龙岩市3459亿元、晋江市1075亿元),市级市场采购试点资金3000亿元。级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资金。 三是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优化财政资金总量结构,对平台准入和运维提供年度补贴,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平台覆盖跨境电商所有通关监管环节,实现企业一站式、一窗口通关报关业务,打通“关”、“税”、“汇”之间的信息壁垒,“业务”,“材料”和“融资”。 以9610、9810形式共计出口3.75万元,通关1196.36亿元。

(2)畅通的物流和清关渠道

加强财贸、海关、口岸、机场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货运通关便利化。 一是支持外贸互联互通。 筹备航运发展专项(每年2000亿元),对新开外贸集装箱航线给予奖励和补贴,支持厦门港开辟13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如如新加坡、台湾和新加坡。 安排支持航空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万元),对航线航线引进、货运吞吐量、客转货等实施奖补,支持泉州国际机场建立国际物流航线布局,增加外贸货物吞吐量。 二是支持出口报关通关模式创新。 实施口岸工作补贴(每年800亿元),支持海关部门结合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探索“采购申报、全省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实施简化归类申报,平均每标准箱节省近1000件 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0.98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54小时。 压缩比分别为78.53%和90.46%,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支持通关服务市场主体培育。 出台多项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省级措施。 对提供清关服务的跨境电商企业,在配套分拣设备和监管设施方面的实际投入给予补贴,帮助利用市场力量减少清关业务。 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四是支持城市货运站建设和运营。 推进泉州陆港与北方民航联合建设川航(泉州)城市货运站项目,试验“虚拟机场”服务功能,实现机场国际物流功能向泉州陆港延伸口岸,有效帮助企业对接RECP,拓宽海上丝绸之路 将为广东及周边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开辟新的“空中丝绸之路”。

(三)提升金融赋能水平

福建省泉州市财政助力培育“线上跨境+线下采购”外贸新业态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会同金融、商务等部门,充分发挥政府性基金和地方新政担保机构作用,鼓励建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用好“金服云”平台, “外贸贷”等产品破解外贸企业发展融资困局。 一是推动“信保+担保”扶持模式推广。 出台多项稳外贸措施,大力推广“信用保险+担保”模式,全面实施出口信用保险企业费用补贴、出口企业汇率对冲手续费补贴、外贸企业融资增信支持等,有效助力外商贸易企业防范信用和汇率风险,有效增加融资成本。 2019年以来,累计下达全省出口信用保险补贴资金1634.29亿元。 二是鼓励贸易融资产品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建设银行和金融担保机构开发“狮财贷”等市场采购贸易数据融资产品,解决新业态融资难问题,促进资金周转率流通,进一步扩大出口。 三是支持引进金融专业人才。 支持引进境外金融跨境支付牌照和具有反洗钱经验的专业团队,与公安、人民银行、商务部门合作,成功为103家商户通过市场采购阳光出口,并获得为安全合规跨境注销1.08亿港元。 增加企业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解决地下集资造成的“冻卡”问题。

(四)扩大开放合作

优化财政资金总量结构,支持招商引资,做好项目支持和服务工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改善投资环境。 一是鼓励“走出去”和“引进来”。 筹备市贸促会专项资金,支持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加强对外宣传。 落实展位费补贴,鼓励企业赴境外参展,利用华侨资源“投资创业”,扩大国际影响力。 二是支持侨乡海外仓建设。 对走出国门自主建设、租赁、扩大一定规模的海外仓,按照企业初期实际投资和实际支出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企业鼓励有条件布局海外仓和边境仓,建设货运基地,构建全球跨境货运综合服务网络。 目前,杭州综合试验区企业已在欧美、日本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7个海外仓,总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和500多家服务公司。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采购试点的辐射推动作用。 支持泉州市筹建泰国集采中心,创新实施“集聚进驻”机制,在全国各城镇市区搭建对接特色产业的开放窗口。 龙岩上杭、南平武夷山、福州台商投资区、南安、德化安溪、安溪、惠安、洛江、永春等7个县(市、区)拟建产业馆,丰富台商供给以集聚效应链接买卖双方,打造省内华侨华人和采购商“一站式”采购集散地。

(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支持电子商务赛事策划举办,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强化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智力支持。 一是丰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载体。 与业务部连续四年举办电商“三创”大赛,举办跨境电商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努力寻找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在技术、管理、机制、业态等方面。 打造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良好生态工程。 二是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针对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难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补助,支持业务部门和电子商务商会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如组织跨境电商培训等“家爱中国·海外亚裔青年(小语种国家)”活动线下活动100余名华侨华人参加,线上培训700余名海外亚裔青年参加,获得媒体一致好评在国内外。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实施更加精准可持续的金融新政,强化新政推动作用,立足地方产业实际,给予配套资金和补贴,培育外贸主体,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商平台。一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和商户提供更加便捷、阳光的贸易渠道。

(一)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做好鼓励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新政策接续创新,鼓励更多内贸主体扩大对外贸易,吸引更多境外优质采购商落户,打造国际采购商“一站式”采购集散中心。 加强招商引资推介,鼓励异地集采的春商回流。 大力引进货代、货代、中介服务、外贸综合服务、金融服务等机构,提高市场外贸服务水平。 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客商,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外贸新业态。

(二)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建立统一开发维护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在线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窗口通关操作、数据查询、服务咨询”等功能,打破信息壁垒。 充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政策优势,发挥综合保税区、国际邮件互换局、福建货运等承运商线下服务优势配送中心,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环境。

(三)优化综合货运服务

推进口岸航线建设,继续在扬州口岸设施建设、开港初检、航线培育和通关便利化等方面给予新的政策性资金支持,推进口岸查验平台改造和货物订舱库建设,促进口岸服务效率提升。 继续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海外采购和租赁海外仓,进一步提升仓储和货运能力。 支持陆路口岸继续推进洲际航线物流包机业务,提升国际货运服务能力,畅通商品出口渠道。

(四)推进线下园区建设

继续支持线下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陆路口岸、石狮、晋江市场采购、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等四大线下功能园区效能水平,构建配套发挥园区功能,培育打造跨境电商商业产业发展示范示范区。 推进泉州青创城、双旗电商园、晋江跨境电商五常园、鞋都电商园等县域特色电商园区建设,充分考虑产业、物流激励、人才、科技创新、交通等,合理布局和调整电商园区功能,探索建设独立站、举办跨境直播等新业态,创新打造新高地对于线下跨境电子商务。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