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外贸新的下滑点,使世界市场进入网络化、电子化贸易新时代。 发展初期,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主要依靠不利的新政策和价格优势进行竞争,但只有不断提升供应链绩效,才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为此,需要建立一套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来判断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协调性,并评估各指标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影响程度。供应链绩效与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影响力,为跨境电商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借鉴。
目前,学术界在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外学者研究了通关、物流、支付、信息化水平、供应链柔性等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但很少有学者对供应链各环节和整体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交叉研究较少——边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企业。 为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评价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指标分为市场占有与开发能力、内部运营能力、通关便利性、供应链柔性、信息层次,建立结构化多项式路径图。 研究指标间的相互影响。
1 指标建立及数据来源
以采用零库存、跨境货运直邮的跨境电商平台为例,跨境电商企业进入跨境电商平台,在平台投放广告,吸引消费者下单并付款,平台再向企业采购商品 1.付款,企业向货运代理提供货物,平台提供订单信息和运费,货运代理通关后将货物交付给消费者。 为此,营销、物流、支付、清关、信息化、供应链的柔性化水平,都会影响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绩效。
本文选取表1所示指标对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绩效进行评判。
本研究通过问卷收集所需数据。 共收回问卷120份,有效问卷87份。 对问卷数据的效度进行检验,整体'sα值为0.852,显着小于0.7,表明研究数据的效度和质量很高。 各一级指标的'sα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表1 指标与因素的对应关系
问卷数据的信度检验表明,KMO值为0.780,球形检验统计值为388.271,自由度为78,对应的显着概率为0,说明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 即问卷信度较好,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2 因素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5个公因子,累计残差贡献率达到71.13%,说明这5个因子包含了问卷中各评价指标所代表的足够信息。
通过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值正交旋转得到各二级指标对各因子的加载系数,将各二级指标赋值给对应的因子。 各因子的载荷系数均大于0.5,说明各二级指标与因子的对应关系合理。 结果如表 1 所示。
根据各因素剩余贡献率与累计剩余贡献率的比重,估算各因素的权重,得到:F=0.26F1+0.21F2+0.20F3+0.17F4+0.16F5,表示认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绩效由市场占有和开发能力、内部运营能力、通关便利性、信息化水平、供应链柔性水平共同决定,权重递减。 F = 10.77,表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整体供应链绩效较高。
将各因素的负荷系数代入问卷数据,得:F1=15.25,F2=13.00,F3=12.31,F4=11.04,F5=-1.62。 市场占有和开发能力F1、内部运营能力F2、通关便利性F3对供应链绩效影响较大,各因素的发展水平也较高,说明这三个因素对供给影响显着跨境电商企业连锁业绩。 起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水平F4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权重较小,但发展水平较高,因此跨境电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容忽视。 供应链柔性水平F5对供应链绩效影响较小,得分为负值,表明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柔性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3 结构多项式模型研究
3.1 研究模型假设
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内部运营能力,包括快速安全地将商品交付给消费者,拥有稳定安全的支付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跨境电商管理系统,降低销售额,还可以安全收回欠款,这是有利于占有和开拓市场; 据悉,内部运营能力的提升对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关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速度,影响客户体验,进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市场规模和发展能力。 通关便利性的提高,提高了货运效率,缩短了欠款回收时间。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有利于实现无纸化通关和报关。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提高,应对冲击的能力得到加强。 为降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依赖,提高重构供应链的能力,要求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规模、更高的市场地位、更强的开拓新市场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
H1:内部运营能力F2对市场占有率和开发能力F1有显着影响;
H2:内部运营能力F2对信息化水平F4有显着影响;
H3:通关便利性F3对市场占有率和发展能力F1有显着影响;
H4:通关便利性F3对内部运作能力F2有显着影响;
H5:信息化水平F4对通关便利水平F3有显着影响;
H6:信息化水平F4对供应链柔性水平F5有显着影响;
H7:供应链柔性水平F5对市场占有率和开发能力F1有显着影响。
3.2 结构分析
借助AMOS建立结构多项式模型,使用最大残差估计模型参数,得到的拟合结果为:X2=75.760(df=58,p=0.059),RMR=0.057,RMSEA=0.06 , IFI=0.950, CFI =0.947。 各项拟合指标均合理,说明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拟合良好。
(1)内部运营能力F2对市场份额和开发能力F1的路径系数为0.574(0.023),说明假设成立,影响更为显着。 而内部运作能力F2到信息化水平F4的通径系数为0.653(0.002),说明内部运作能力F2对信息化水平F4也有显着影响。 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运营能力的提升。 支付系统的安全性X5、支付系统的稳定性X6、货物存储能力X7对内部运营能力的影响相似,因此支付和货运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同样重要。
一方面,企业应加强风险体系建设,严格规范电子支付业务操作流程,防范黑客窃取网络信息等入侵行为,建立健全客户认证机制,防止客户身份盗用和盗用等行为的发生。 ,完善支付体系。 为确保服务透明跨境电商管理系统,企业应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通过专业审计机构规范境外支付服务。 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如通过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境内传统金融机构和境外支付公司的支付服务组合完成支付环节。 也可以与信誉度高的保险机构合作。 此外,跨境电商企业应使其支付系统支持多币种支付。 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搭建自己独立的支付平台,在降低资金风险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跨境贸易的业务量和国家差异,选择与较为成熟的货运公司合作,共享资源、知识和技术等,以增进双方的共同利益。派对。 成熟的大型企业也可以自建货运系统,并选择合适的货运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配送和售后服务,提高与货运企业的协调性,确保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充足的存储能力,即使在“黑色星期五”等高峰期,也能在不影响响应能力的情况下,将产品快速安全地交付给消费者。
(2)通关便利F3对市场占有和发展能力F1的路径系数为-0.093(0.634),说明通关便利不是市场占有和发展能力的原因,但通关便利化的发展不能成为影响市场占有和发展能力的原因。由于这个原因放松提防。 由于通关便利性F3对内部作业能力F2的路径系数为0.576(0.009),说明通关便利性F3对内部作业能力F2有显着影响。
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报关机构,降低报关过程中的差错率,增强应对海关扣押货物、被海关处罚降级等突发交通事故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对海关的了解清关申报规范和监管制度。 从问题的症结出发,杜绝了可能出现的错误。 据悉,企业应研究适合自身的报关模式,推动实现无纸化通关、无纸化报关,提高通关效率。 同时,要熟悉新的政策法规和税收制度,积极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沟通,通过合法逃税、退税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
(3)信息化水平F4对通关便利性水平F3的路径系数为0.294(0.296),说明信息化水平F4对通关便利性水平F3影响不明显,但信息化水平F4对供应链柔性的路径系数F5水平为-0.694(***)表示假设成立,影响显着。 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容忽视,但构建完备的信息系统对于实现货运信息化同样重要。
企业需要投资建设和维护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实现供应链内信息准确、及时的共享,从而使跨境电商企业与合作企业在各个环节的合作有条不紊。无缝连接,防止信息在供应链中因流动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企业员工还应熟练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指定相关人员定期更新病毒查杀软件,监控信息安全。
(4)供应链柔性水平F5对市场占有率和发展能力F1的路径系数为-0.326(0.083)。 链柔性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与因子分析的推断是一致的。
供应链柔性水平的提高表现为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增加和重塑供应链能力的提高,但合作伙伴之间依赖程度的提高对改善的影响更大供应链的灵活性水平。 企业应完善分散的采购和分销渠道,缩短供应链宽度,扩大供应链长度,使跨境电商企业在与客户建立关系时能够快速找到安全、低成本的替代合作伙伴。现有合作伙伴被打破。 不同的合作伙伴有不同的谈判策略来提高应对冲击的能力。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多项式研究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激励因素,发现市场份额、发展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主要对供应链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内部运营能力和通关便利性对供应链绩效有很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而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的柔性水平是影响绩效的主要障碍供应链; 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的激励因素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利用市场占有率和发展能力、内部运营能力、通关便利性、信息化水平和供应链柔性水平等因素,促进各因素的发展。 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强强联合”。